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
Life in UBC--初秋好時節
深深有感於時光飛逝,不寫點東西就什麼都不記得了。
所以決定不顧顏面的來打些流水帳,就當作是給自己做筆記。
2014. 9. 17
秋意漸濃,陽光漸行漸遠,溫哥華的夏天就要結束了嗎? 天空開始陰沉,飄著小雨,但對於清晨慢跑倒是無妨。說了好久,終於跟Christophe去慢跑了,跑了四十分鐘,速度不快,所以我還支持的住。想我在台大幾乎不跑步的,偶爾去個重訓室或是夜跑而已,但是北美的溫帶氣候讓跑步變得不濕熱,似乎也是一種享受。穿梭在前往教室的人群中,忽然覺得不可思議,我居然可以悠閒的在上課前運動,果真是一日之始在於晨阿! 足夠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天了~有愛運動的朋友真好:) 又想到昕婕說的,"一棉被之不治,何以天下為?" 應該要寫在床邊的!!
中午跟兒童文學課的同學討論。跟英語母語人士聊天,還是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。雖然我大部分時間都聽得懂,可是要抓對時間切入話題,或是知道笑點在哪,還是有點困難。大部分時候還是只能當微笑的凱蒂貓,偶爾給幾句意見。上課的時候也是,教授一發問就會有人舉手回答,我腦袋都還沒轉過來呢! 希望之後可以在上課時侃侃而談(握拳)
今天的兩個新發現,一個是教育圖書館,另一個是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。前者是為了兒童文學的課去借書,否則我也不會特別去找。但一走進去就宛如天堂,各式各樣的童書,連法文的都有,如果我是小朋友,不知道該有多興奮! 或許我真的深受兒童文學影響,每次走到童書區都備感親切,甚至可以看的津津有味。童年才有特權胡思亂想又不必負責任,而我的童年基本上是長在書上的,所以看到童書,彷彿就像看到家一樣。或許之後的漫漫冬日,可以在此消磨一下午。
至於藝廊,則是為了艾未未的攝影展走進去的。作品都是他旅居紐約時拍的,我這個不懂門道的外行人是覺得沒什麼,一堆黑白照片,但不知道為什麼,有張是"來自台灣學電影的女孩",那女孩目光明亮,特別動人。還有很多張照片都是在Tompkins Square Park拍的,不知道是因為住附近還是那裏常常有活動,這個公園似乎在九零年代是高犯罪率區域,但今日已經變成安寧的休閒場所了。
然後有這麼一句話吸引了我,"Our first and last love is self-love. 最初與最後的愛都來自自己。" 不先愛自己,要怎麼愛別人? 然後他人的愛亦不長久,恆常變動、遠去,唯有自己,才是自己最忠實的伴侶。這是多麼清醒的認知!
晚餐則又繼續仰賴室友下廚,只有幫忙切切菜,從周五到現在清閒五天,我夠幸福了!輪流下廚,圍坐一桌吃飯,真的有共同生活的感覺,不像以前在台大宿舍只是共用空間的陌生人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