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Kasif點名我列出我最喜歡或影響我最深的十本書之後,陸陸續續又被幾個好朋友點名了。身為愛書之人,大家想要知道我的個人書單,著實備感榮幸。但我一直擁有選擇的困難,看過的書很雜很亂,不知道該如何衡量,每本書在心靈的痕跡。
嘗試列出書單,彷彿就像是回顧我的閱讀史,孩提時的讀物、青少年期的啟蒙,到現在持續的摸索。經典讀得太少,讀書筆記也做得不夠,實在不是很敢讓大家看我的書單。
可是說到底,我就是吸收這些養分成長的,經典固然重要,可是他們不一定打動我的靈魂。我必須要承認我有非常庸俗、非常粉紅的一面,也有叛逆反骨的時候,目前的書單,只是我能夠勉強勾勒的閱讀地圖。我希望未來,我的書本行腳能走得更遠,翻山越嶺,帶我看見更多風景。
「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,但我已飛過。」泰戈爾詠嘆著,對我而言,每本書都獨特,都形塑了今日的我。即使我不能時刻記得我讀過什麼,在某個深夜或某個傍晚的海邊,那些字句或思想,還是會漂浮腦海,閃閃發亮。
Since Kasif nominated me to list my favorite books, I have been struggling to come up with my own list. I have always been a book lover, and this is precisely how it becomes harder for me to select books I love. I read a lot of proses, fantasy, Oxford writers, yet I read so little classics to proudly claim myself as a literature major. Anyway, here I present my list, and perhaps you will know me better, or be surprised of the books I like.
1. 山居筆記
國小時參加作文比賽培訓,被老師問到我最喜歡哪本書,半是炫耀半是真誠地說了余秋雨的這本書。至今每次翻讀還是不減喜愛,文字固然華美,可是那些人物的形象才是更讓我唏噓不已的。
2. 文學少女
唯一喜歡的日本輕小說,主角是一名以吃書維生的少女。(這個設定太夢幻了,我也想要吃書就飽了~) 一系列八本,每本以不同經典文學為主題,產生書中書的對話,雖然文字輕飄飄的,有些情節也太過刻意,可是作者對書本的信仰卻是真誠的。
3. 半生緣
應該是張愛玲最溫柔的書了吧,「回不去了」,是我們的年少輕狂,也是我們永遠的喟嘆。
4. 紅樓夢
一直都對這本書沒太大興趣,卻因為趙子,因為蔣勳,開始可以品嘗大觀園的繁盛興衰,人情世故的眉眉角角。紅樓夢有文雅的亭台樓閣、詩詞書畫,卻又有青春男女的勃勃生氣,可以賞花賦詩,也可以在雪天裡大啖鹿肉。我還沒有讀完,我必須老實招供,但我會花一輩子去反覆讀它。
5.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
「龍應台」這三個字現在的評價不比從前,但是我還是記得當初看完這本書的激盪。剛上高中,趙子送我們全班的第一本書,期待我們有知識分子的謙卑跟自信。我不知道老師為什麼要送給十六歲的孩子,一本這麼沉重的,生離死別、戰火蠻荒的書。或許是想在我們飛揚恣意的青春裡,以歷史為紙鎮,提醒我們找尋生命的定位。
6. Pride & Prejudice/Jane Austen
我後來常常都把Jane Austen的所有書放在一起討論,因為他們其實都代表著同一個年代,對於婚姻跟愛情的思維。我喜歡奧斯丁妙語如珠的對話,跟她筆下有缺點卻依然動人的女主角。
7. Little Prince
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王子,發問、容易憂傷。是因為我們對世界的好奇不夠,所以我們才覺得天地狹小。跟著小王子,我們在宇宙漫遊,不受成人世界的規則拘束。
8. Alice’s Adventure in the Wonderland
王沐嵐在口訓課拿出這本書當指定每周閱讀時我著實傻了眼,但後來我才發現這本書的nonsense有多豐富難解。這學期也有修一堂兒童文學課,坐在UBC校園的草地上讀Alice,我覺得自己好像掉進兔子洞了。
9.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-Time Indian
風趣幽默的口吻,才有辦法把沉重的故事說的不狗血。關於印地安人的社經地位,關於美國中學的掙扎中求生存,我是又笑又哭得看完這本文字簡單無比,卻寫的超棒的故事。
10. Notes from Underground
或許是因為接觸了辯論,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種種探問都打動了我,俄國式的哲學思考迂迴深沉,適合在冬夜讓人靜靜思索。我還為此寫了個劇本讓地下室人跟另一個角色對話,希望哪天可以修改成能見人的東西XD
遺珠: (也太多XD)
1.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
喜歡納尼亞,沒有什麼理由,光是衣櫥裡藏一個冰雪王國就征服了我。但我不喜歡用基督教的觀點去解釋這系列:(
2. 浮生草/柯裕棻
可能是最夢幻的柯裕棻(?),圖書館裡笑的燦爛的男孩女孩,剛出爐的紅豆麵包,還有關於寫作的各種思考。雖然是從「恍惚的慢板」開始認識她,但目前為止的最愛是這本。
3. 寫給你的日記/鍾文音
鍾文音寫旅行,寫孤獨,寫女性情慾,不是每本都愛,卻總有些部分打動我。也許二十年之後,我也會跟她一樣,飄盪各地,無所憑依。
4. 孤獨六講/蔣勳
無需贅言。
5. 家離水邊這麼近/吳明益
真摯的自然書寫,深刻的人文省思,吳明益是我這幾年特別欣賞的作家。
6. 海角天涯,轉身就是家/褚士瑩
人生偶像就是活的跟這位阿伯一樣快樂充實!
7. 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/連美恩
我也想要跟叛逆女孩一樣到歐洲闖天下!
8. 看的見與看不見的台北
因為這本書,才對台北有更多了解。
9. 交換愛人的肋骨/吳俞萱女巫的文字魅惑又不賣弄,如潮水般湧入內心。
用一年的時間閱讀每個國家的代表書,真是讀萬卷書勝過行萬里路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