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活在外食選擇多元又便宜的公館,下廚對我而言從來都是多餘的。整棟女生宿舍也只有寥寥幾個電鍋、烤箱、微波爐,連瓦斯爐都沒有,完全勾引不起人煮飯的興致。但是來到溫哥華,如果不天天吃披薩,每餐少說都要台幣兩百元以上,而且可能還不怎麼樣,漢堡、壽司、Subway之類的,讓我只好從遠庖廚的君子變成開爐火的婆娘啦!
食物於我們是如此的不可分割,即使遠在異鄉,適應了不同的學制、交通規則、氣候,還是不能沒有家鄉味。異國料理再好吃再新奇,似乎都只能當作嘗鮮,而不是真正生活裡填飽肚子跟靈魂的糧食。
以前總覺得下廚浪費時間,但是能夠拋開書本跟電腦,實際做出一道菜,其實賦予人極大的成就感。輕舀一匙油,灑點蒜頭爆香,放入碎肉跟洋蔥,當肉香跟洋蔥的辛香交錯跳動在鼻尖時,就彷彿回到桃園家裡的小廚房,跟媽媽並肩作菜的時光。不知為何,我極愛洋蔥,幾乎什麼料理都可以入菜,炒飯、炒麵、咖哩、沙拉,切洋蔥彷彿成了例行公事。(雖然常常切,還是會不小心剁到手。昨天又見血了QQ)
剛開始下廚,也不太會抓分量,常常煮太多,就便宜了室友。法國女孩跟加拿大女孩都輕易的被我用亞洲食物收服,香港室友自己也會做,就比較不稀奇啦XD 上周日是加拿大室友Steph的十九歲生日,除了送她穆桂英明信片跟木刻蝴蝶吊飾,我還答應要做糖醋排骨給她吃。我們兩的行事曆卻沒對好,拖到周二晚上才做。(為此我還翹了辯論練習,不過”懶”大概才是主因) 還順便邀了一些朋友,以後不該信口開河,隨便答應要下廚給別人吃,實在太傷本了。(希望這些傢伙知恩圖報,也讓我可以吃點便飯XD)


可愛的加拿大室友Stephanie! 第一次吃龍眼,聽我解釋龍眼的中文意思後,就玩了起來XD
昨晚在廚房忙活了兩個小時,煮出了六人份的食物,把大家餵的飽飽的,覺得自己可以嫁人了XDD 但是過程中其實手忙腳亂的,一個閃神,我就切到自己的手指,接著有人來按電鈴。可愛的日本男孩帶了蘋果派準時出現,得到的招呼是 "我切到手指了!” 這種血淋淋的問候,讓他急忙拿了紙巾捏住不斷出血的左手食指。(後來發現連牆上跟地板都有我的慘劇痕跡,可是一點都不痛啊:P)
而且家裡沒有足夠的碗盤,所以客人還要抱著自己的餐盤上門,實在是有夠逗趣。但看著本來不熟識的一群人同坐一桌,大快朵頤,我有種當女主人的快感。希望以後我家可以有很大的木頭餐桌,坐滿各地來的朋友,吃著我做的食物津津有味。(是不是該考慮開餐館或旅社呢?) 好客似乎是台灣人的本性,縱使人在異鄉依舊不改!
[台妹上菜Dine at Tammy’s table]
主菜: 糖醋排骨、杏鮑菇炒鹹蛋
沙拉: 紅酒醋沙拉
湯: 味噌湯
飯後水果: 龍眼
飯後甜點: 蘋果派 (日本男孩Kento帶來的)
得意的用木筷跟漆碗端起味噌湯,正港日本人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