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
來跳舞吧!~~看完雲門2


雲門2: 未來,有無限可能!


萬頭攢動的台大新體內,我們席地而坐,只為一睹雲門2的風采。雖然前有雲門這個閃亮招牌,雲門2卻開拓出自己的天地。年輕的編舞家一展身手,用嶄新的方式詮釋舞蹈。

    黃翊的流魚完全挑戰雙人舞的伸展極限,舞者們交纏、分離、旋轉,彷彿置身高速漩渦中。伍國柱的”Tantalus”就沒有那麼對我胃口,現代社會中的疏離、神經質透過舞蹈動作的誇張呈現,讓我有點沉重。布拉瑞揚的出遊則如夢境般超現實,非常有趣,但是文筆拙劣難以描述感想。黃翊的Ta-Ta for Now則是最輕鬆好懂的一齣舞作,雖然配上哈察都澎湃的交響樂,逗趣無俚頭的辦公室情節讓人不禁莞爾一笑。壓軸的是鄭宗達的,一長串黑衣舞者不斷前進、重組隊形,加上Michael Gordon無止無休,趕盡殺絕的弦樂,氣勢驚人無比,我覺得自己都要忘記呼吸了。舞台上那白衣女子,不停旋轉、跳躍,卻跳不出滋長的牆。五個作品,像是五齣短劇,沒有台詞,只有動作跟音樂,情節由我們想像。

    第二次觀看舞蹈表演,這種相對陌生的表演形式,讓我有更多留白的空間去思考。不同於戲劇,有肢體動作、台詞、表情、服裝布景,舞蹈單純由舞者透過肢體,有時搭配音樂或表情,來跟觀眾溝通。讚嘆舞者對肢體的絕佳運用外,我開始探問: 沒有文字、沒有語言,回歸到最原始的肢體對話,我們能理解幾分呢? 或許是平常太依賴文字符碼,一旦剝除溝通的媒介,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。我常常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編舞者想表達的東西,反而不能靜下心去體會每個動作。但又何妨,看多了,或許我對舞蹈的賞析敏銳度會更高。

    從小甚少接觸舞蹈,爸媽都覺得高中的舞社不是什麼好東西,只會佔據讀書時間。但是瞭解更多之後,我覺得舞蹈真的是傳達情感最直接的形式。無須言語,不用樂器,身體就是最基本的表達媒介。看到舞者可以如此靈活自如的運用肢體,我真的覺得我們太不懂的開發自己身體,只把它當作移動、進食的機器軀殼罷了。(暗自下定決心,雖然跳舞很難,還是要繼續嘗試。然後以後如果有小孩,我要讓他有機會學跳舞!)

    也因為跳舞能表達情緒,甚至社交、娛樂別人,如今衍伸出各式各樣的形式。一般接觸最多的就是街舞、芭蕾或是交際舞,但是今天看完雲門2,我覺得現代舞融合各種舞蹈技巧,更能展現內心的感受。舞者光用動作,就比我打這麼多字傳達更多東西。而且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詮釋方式,很自由,但也很難速成。像今天的五齣舞作,我願意再看一次,因為舞蹈比起戲劇,有更多想像的自由地帶。



P.S
我覺得主持人講話很精闢。她假設各個編舞家的行為思考模式很有趣。
Tantalus的故事我居然不知道!!有點枉為外文系學生==